為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吉大考古新青年“赤夢丹心”夏縣實踐隊開展了“為田野考古基地染一片紅色光輝”主題系列活動。該系列活動以紅色觀影、紅歌唱響、紅色黨課、紅心筑夢等形式展開,旨在引導同學們“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百年大黨的風華正茂,積蓄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
2021年9月11日,該系列活動第四期——“踏尋紅色足跡,感悟革命精神”如期開展。本次活動由林森老師、任進成老師帶領實踐隊伍前往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的河東特委革命舊址(道教名觀堆云洞)、廉政教育基地司馬溫公祠、運城市博物館進行調研學習。2019級考古學專業(yè)全體本科生、2021級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實踐訓練班全體學員參與了本次活動。
9月11日上午,實習師生來到了本次活動的第一站——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河東特委革命活動舊址,了解著名活動家嘉康杰同志于上世紀20年代在山西夏縣組織的早期紅色革命活動,感悟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品格情操和革命精神。研學過程中,師生們在平民中學復原教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紛紛表示革命的熱潮是自下而上不斷發(fā)展的,黨的成長與發(fā)展離不開一批批先進黨員在一線的辛勤耕耘。林森老師也指出,舊址與遺跡的意義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人類生活生產的重要物質見證。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的田野工作中,繼續(xù)堅守初心,認真發(fā)掘每一處歷史遺跡,全面記錄每一處文化信息,向成為一名合格的考古工作者不斷努力!討論結束后,黨員同志們齊聚在平民中學前的空地處,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入黨初心。
隨后,實習師生們前往廉政教育基地司馬溫公祠調研學習,通過學習和聆聽《訓儉示康》與《溫公家范》的講解,師生們了解了司馬家族的家風家訓,感悟了司馬光垂范一生并為世人所久久稱道的“儉以養(yǎng)德”、“誠德儉廉”思想。
當日下午,研學隊伍來到了運城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運城博物館由5個歷史專題、1個革命專題和4個建設成就專題構成。其中,中條山風云展廳與特色工業(yè)展廳分別聚焦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與新中國成立后兩個時期運城的革命與建設成就。通過參觀,師生們了解了勤勞勇敢的河東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和新型工業(yè)化建設道路的艱辛歷程,感悟了運城人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深刻體會了運城的偉大光榮革命傳統(tǒng)。
三處紅色教育基地不僅見證了建黨百年以來河東大地的滄桑巨變,更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的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更深刻認識到了當下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當接好歷史的接力棒,感悟紅色文化,重溫崢嶸歲月,傳承革命精神,勇攀長征高峰!





